2007年4月4日星期三

新入手的PC133 256M内存

之前觉得入手了中飞机之后T23变应该慢慢退出了,所以便把两根内存中的一根256M卖掉了。但是有时候把T23带到公司,一般要用BT一边电驴,还要用PS,觉得实在有些勉强。不得不再考虑买一条256M内存了。
上个星期六背着机器前往虬江路,逛了一圈我糊涂了。一根256M PC133笔记本内存的价格竟然从200多到140元,差别太大了,140元的都是那种镁光的颗粒,也有艾必达的颗粒,都有IBM的标和FRU,但是看上去这种IBM的标看上去比较大,比较假,颗粒看上去不是那么清晰。有点怀疑是磨的山寨条,哪里来那么多IBM原厂条啊。而其他看上去稍微好一点,至少各方面比较工整,标签也看上去确实是那回事,颗粒也比较清楚。千挑万选之下总于在一家比较熟悉的店里看到一条,价格方面是180元,无论如何不肯低了,确实比我心理价位要高。我之前的条子是150元卖的,怪不得当时马上被人抢走了,没想到这东西现在这么抢手了。
说回来条子吧,是金士顿的KTM条,这种条子是金士顿专门为IBM生产的,如果是KTA,那就是为苹果做的。而且有FRU,这种条子就是百分之百兼容IBM笔记本的,而且在做工上也有一定的水准,至少比市场上一般的KVR好一点。颗粒是东芝的,比较少见,还算不错吧,至少比较罕见的颗粒被山寨条利用的机会比较少。当场在T23里面试用了一段时间,但是我手头没有测试内存的软件,店里面也不能上网,只能多开几个耗内存的软件,试试看没有什么问题就付钱买下来了。店主找钱的时候多给了我10元,呵呵,总价是170元。这店主是刀子嘴豆腐心勒。


加上原来的512M,内存容量就是768M,现在使用上就比较宽裕,读取硬盘的几率相对较少了。
回来的时候到宜家买了两个灯:


一个台灯一个落地灯,都是59元。
背着两个台灯再赶到徐家汇,虽然乘了一站地铁,仍然差点没把我手给拎断。赶到昨天就踩过点的徐家汇太平洋一期二楼某店,大喊一声5400.3 80G,430对吧?店员愣了一下,反应过来,把盘给我了。昨天我已经来过了,想不到就那么半个月的时间同一块硬盘已经从470元跌到430元了,而日立的5K160 80G的价格是440元。于是我又买了一块给T23。
回来之后把硬盘装到T23里面。IBM的笔记本换硬盘极为方便,只要把硬盘位往外拉,原来的硬盘就出来了,然后卸下螺丝把新的硬盘装上,熟练的话一分钟都不要。但是问题来啦,硬盘接上之后无论用什么软件包括装系统、PQ、DM等都找不到这块硬盘,但是把硬盘放在硬盘盒里面就很正常了。尝试了很久我才开始怀疑到是不是硬盘根本就没有接上呢?把机器全部都拆出来(幸好IBM的笔记本还是很好拆的,如果是苹果的话我不如自杀算了),才发现原来硬盘的两排中的上一排阵脚露在外面,根本就没有插入,大概是因为这块硬盘比较厚吧。幸好没有烧毁哦。顺利安装完之后终于看到windows启动画面了,想不到竟然有点感动。
虽然我可以理解同样一块硬盘在两台笔记本里面会有不同的表现,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大。希捷5400.3 80G在苹果中飞机里面温度基本是在32度一下,一般都是只有二十几度,基本没有震动,噪音要贴近机器才能听到,这也是我再一次选择5400.3的原因。但是在T23里面一上来就是40度,比原来的4K40高,略微有点震动,在夜深人静的情况下会听到嗡嗡的运行声,这在原来的日立4200转上面基本没有这种情况。这里面或许也有一种比较的因素。原来中飞机上是用吵闹的东芝硬盘,一旦换了安静的盘之后这种反差可能比较大。而T23原来用极为安静的4K40,相对来说5400转的硬盘和4200转确实会热一点和吵一点,而相比较之下这种差距也许会更大。至于速度方面到到并没有感觉很大的提高。相对来说还是升内存对我来说提升更明显。

没有评论: